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周五的评论指出,相信中国在非关税领域的反击更加谨慎,或许不会影响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另外,就中国的数字货币发展,该行认为目前没有太大破坏性,未来还可支持人民币国际化。
以下是华侨银行经济师谢栋铭的评论全文:
本周市场继续小幅盘整,投资者等待中国就美国香港人权法案的反制措施前不愿下重注。
虽然在关税领域中国毫不犹豫,展开了数轮以牙还牙的反击,但是非关税领域,中国却更谨慎,之前的不可靠实体清单并未如期而至。
这也给了市场希望,中国的反击或许不会影响贸易谈判。
鉴于这个星期没什么好写的,本周随笔笔者将关注一下最近国际上很火的数字货币话题。6月国际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推出数字货币Libra概念后,最近这个话题就很火。
当然Libra在欧美监管这里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为了推动Libra,包括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在内的西方企业家和学者都以中国威胁论作为诱饵,表示中国即将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如果不推Libra的话,可能会影响未来美元的地位等等。
中国确实从2014年就开始研究自己的数字货币,但讽刺的是,当西方担心中国数字货币的同时,中国也同样担心Libra的影响,因为Libra的设计中挂钩了一篮子货币来减少货币波动。
篮子里主要是美元,但并没有人民币,所以中国也是担心Libra的推出会弱化人民币的地位和国际化。
从8月开始中国就不断开始放风表示中国数字货币已经准备差不多了,虽然9月底,央行行长易纲泼了冷水,表示目前没有时间表推出中国的数字货币,但市场普遍都相信中国可能是全世界第一个主权国家推出数字货币的。
那到底中国的数字货币有没有那么神,笔者觉得西方有点渲染过度了。其实,中国推出数字货币的初衷是为了替代现金,这个和Libra的初衷不一样,Libra想要解决的问题是跨境支付,尤其是为10多亿没有银行账户的大众提供支付工具。
篇幅关系,中国数字货币背后的技术因素,譬如如何结合区块链,有没有智能合约,这些就不展开了。但是从宏观层面,笔者想分享中国数字货币的四个特点。
第一,中国数字货币是双层运营体系,即央行不是直接把货币给用户,还是通过金融机构这个媒介,但金融机构需要在央行存放100%的准备金,其实这里可以看出,数字货币和人民币本身没什么区别,就是一个有主权信用支持人民币1:1背书的法定货币。
第二,数字货币没有利息,这个很重要,这样就不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货币政策。数字货币更多就是个支付工具。
第三,支付方面比较有意思,支持双离线支付。就是没有网络也能支付,只要双方手机碰一下就可以完成支付。
第四,大家关心的隐私问题。中国数字货币和Libra比较接近,都是可控匿名,类似于纸币。
总体来看,中国的数字货币目前并没有像很多人担忧的那么破坏性,其实就是人民币现金的替代品,为普通人提供了不同的支付选择。好处的话,可以降低流通成本,以及未来支持人民币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