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币市乱象纷呈,一直以来,币市都不被看好,数字货币屡遭批评,但不管怎么样,数字货币也确实是野蛮的成长起来了,成为投资市场非常可观的一个领域。那么对于中国来说法定数字货币真的要来了吗?下面一起来看看相关分析。
估计中本聪也没想到,自己的一次实验能如此的“成功”。从当初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信仰之众,从一文不值到一币上万,比特币的发展之路尤其是价格方面,一次次颠覆着我们的认知。且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比特币在数字货币的赛道上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地位直至今天。
比特币基于区块链技术产生,设计背景是08年的金融危机,当时美国政府为救市,肆意增发美元造成普通民众的钱财一夜之间大幅缩水,一时间哀声载道。中本聪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能设计一个不由政府发行的总量恒定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应运而生。
存在虽未必合理,但数字货币能发展到现在,绝不是一句泡沫膨胀所致能概括的,其合理性才应该是原因所在。数字货币设计之初的愿景即是中本聪在论文中标题写的那样“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支付系统”。其去中心化的思想,无国界限制以及匿名性的特点应值得被肯定。
但币价的波动太大,币市更是乱象纷呈,传销币,诈骗币,空气币层出不穷,创始人跑路时有发生,代币破发更是常态,投资人的权益收到极大损害。这也是各国政府对数字货币态度保守的原因所在。
数字货币作为支付货币,最先受到影响的自然是银行,而纵观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各国央行的影子,中国人民银行就在其列。早在2014年,央行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对数字货币的业务运行框架、关键技术、流通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在2016年2月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了一篇名为“数字货币离我们还有多远”的文章,在2017年2月同样是在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出现了一篇名为“数字货币真的要来了“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内容都是在阐述央行关于数字货币研究的进展和对央行即将发生的数字货币的展望。
在去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经测试成功,央行旗下的数字货币研究所也正式挂牌上市,这意味着央行将成为首个研究数字货币及真实应用的银行。央行方面也表示,如果成功发行数字货币,将带来许多便利,比如有效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额成本,提高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性,减少洗钱等金融犯罪问题等。不过这里所说的数字货币是央行发行的,由政府背书、国家信用担保,本质上与流通纸币相同。
虽然央行数字货币势在必行,但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央行基于国家信用发行的数字货币不同于比特币以及市面上的山寨币,其面临的技术问题,流通环境,法律问题等许多方面都需要解决。
近日数字货币市场受多方面影响,行情遇冷,比特币较1月前的2万美元顶峰跌至7000美元,跌幅超60%,其它币种皆有不同程度下跌。
在最近一段时间,主流媒体频频发声,相关机构也做出声明,如中国金融新闻网发文“中国将对虚拟货币境外交易平台网站采取监管措施“,北京互金协会发布“关于“虚拟货币”、ICO、“虚拟数字资产”交易、“现金贷”相关风险的提示。
这种情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9月4号央行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的时候,在政策出来之前也是主流媒体频频发声,不过当时市场的火热程度已经让很多人丧失了理性,媒体的发声被认为无关痛痒。这一次又会怎样呢?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打压浪潮中,央行的数字货币发行已经进入了日程。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近年来,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央行及货币当局均在对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开展研究,新加坡央行和瑞典央行等已经开始进行相关试验,人民银行也在组织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
如前所述,央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具有无限法偿性,即承担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等职能。原有现钞并未承载任何其他的社会与行政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禁止故意损毁人民币。所以,在现钞上添加额外社会或行政功能实际上有损毁人民币之嫌。所以说,为了保持无限法偿性的法律地位,央行数字货币也不应承担除货币应有的四个职能之外的其他社会与行政职能。